關于公布2007年中學學科教學論文評比結果的通知
舟教研中[2007]8號
舟山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關于公布2007年中學學科教學論文評比結果的通知
各縣(區)教研室、高(完)中:
根據市教研中心關于2007年三項教學評比的相關意見精神,經學科專家組評審,現已順利完成中學學科教學論文的評比工作,F將評比結果予以統一公布。
附:《2007年中學學科教學論文獲獎目錄》
二○○七年十月八日
主題詞:中學 學科 教學論文 結果 通知
舟山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辦公室 2007年10月8日
打字:周 霞 校對:傅善忠
2007年舟山市中學學科教學論文評比獲獎目錄
高中《思想品德》:
一等獎(5篇)
方 誼 紙上得來終覺淺 課堂教學須躬行
陳佳穎 尋求政治學習創新之路
丁靜舞 談“動態生成性”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引領作用的發揮
童建輝、高世賢 將生活引入課堂 讓課堂回歸生活
余勤業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的構建與實踐
二等獎(12篇)
戴宵玲 政治教師批判性思維品質缺乏的原因
洪 晴 在反思與實踐中提高——反思性學習在政治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蘇鐵梅 鑄就一雙批判的“慧眼”——高中政治課堂批判性思維構建
沈荻兒 課堂觀察:提高思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生態式方法
夏一平、劉曉燕 當代高中生道德現狀與成因、重塑與反思
許 敏 高中政治教學之“視鏡效應”
童燕娜 學生的心靈 老師的舞臺—新課程理念陽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初探
丁靜舞 高中政治“低耗、高效”的生態教學初探
劉曉燕、許 敏 “長歌楚天碧,往來不逢人”——新課標下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樂飛群 拓展高中生“有效學習”空間的思索
樂飛群 彰顯新課標下政治課教學平臺
張軍凱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思考
三等獎(28篇。論文標題略)
樂必一 毛松飛 周 燕 劉曉燕 蘭志新 夏一平、劉曉燕 邱依君 方 園
樂 艷 毛 燕 何文軍 張志飛 姚惠清 丁海波 王曉華 邵舟瓊
王紅燕 方 園 王 飛 章 旭 周 燕 夏佩佩 趙妙紅 虞倍華
徐燕華 夏全忠 毛 燕 虞倍華
高中語文:
一等獎
萬紫千紅方為春——自由課題探究活動對新課程實施中語文選修的益處
舟山二中 龔慶華
妙手捻來花千朵 人間萬物皆入畫——淺談生本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舟山二中 姚麗鳳
文體感——“話題作文”永恒的話題 普陀中學 徐劍鋒
培養熱愛詩歌的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 普陀中學 江蓮華
讓語文帶上“我”的印記——談語文教學依然需要呼喚個性
普陀中學 董 鷗 周 鯤
運用比較利益原則,提高語文教學效益 東海中學 王紅鋒
二等獎
作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定海一中 毛利波
立足文本誦讀 追求精神熏陶——新課改下文言文教學探究
白泉高級中學 王琦麗
淺探常態課程教學中的小寫作大空間 白泉高級中學 蔣海燕
以想象撩撥感性觸角——從一道詩歌鑒賞題談起 嵊泗中學 傅雪飛
新課標下海島高中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調查及策略 嵊泗中學 裘永紅
在閱讀中感悟 在感悟中閱讀 白泉高級中學 湯劍虹
新課改,讓我欣喜讓我憂 沈家門中學 厲飛波
試論古詩詞虛實相生藝術手法的構成方式 白泉高級中學 敬懷文
農村高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成績轉化之我見 白泉高級中學 王開明
暗香浮動 沁人心脾——論高中語文新課改下的人文關懷 舟山二中 朱珊群
認真落實 不斷提升——高三語文作文復習實效性探究 舟山二中 密素芝
讓理性的光芒閃耀 普陀中學 繆 韜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精神補鈣” 岱山東沙中學 徐琦瑤
還我本色——也談高考閱卷心得與備考對策 普陀中學 胡鶯芝
閱讀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大衢中學 陳 雅
洗去鉛華,回歸本真——對新課改中語文課堂的一點思考 普陀中學 張靜靜
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的思考 東沙中學 胡 艷
與文本相約,讓心靈遠游——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東沙中學 唐燕妮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論美讀、美賞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之效能
東海中學 方盈盈
后話題作文的演變趨向 普陀中學 史學軍
開啟閱讀之門——對中學生閱讀現狀的淺識 南海實驗學校 張 鶯
從課后思考題的演變解讀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理念 嵊泗中學 胡靜雪
實施多元閱讀 促進高效學習 定海一中 馮麗敏
新課標中的詩歌教學教法異談 普陀三中 李忠科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之古文學習的傳承性
普陀三中 繆海靜
淺談探究性閱讀實踐策略 舟山二中 王海燕
三等獎
考場作文包裝技巧之我見 岱山中學 劉珊珊
“言”為文脈 白泉高級中學 聞立群
一石激起千層浪 岱山中學 程宜芬
巧借方言學文言 白泉高中 楊以兒
加強課堂教學 提高閱讀能力 定海一中 李忠發
讓激情在語文課堂中飛揚 定海一中 吳 芳
“合則雙美,離則兩傷” ——整合中彰顯課改精神 東海中學 王旭燕
閱讀教學中再提吟誦 岱山中學 夏 冰
輕聲地呼喚你——詩文默寫 沈家門中學 錢愛峰
閱讀,語文活力的再現 白泉高級中學 陳秋燕
將經典喚醒 白泉高中 楊以兒
新課程理念下的古代詩歌教學 沈家門中學 周美波
點燃激情 彰顯個性——淺談高中作文語言教學的幾點認識
沈家門中學 鄭委蓉
高效閱讀,優化學生閱讀方式 舟山二中 毛慧慧
失了“語文味兒”的語文課——淺析語文新課程教學中的若干錯位
白泉高級中學 南琳婕
學習+初中+反思=成長——新教師怎樣快速成長 白泉高級中學 李清秋
詩歌教學之拓展閱讀的必要性與策略初探 普陀中學 袁敏敏
真情還需真心來寫 東沙中學 胡燕芬
敘述角度——一種回歸小說本位的教學對策 普陀中學 周 飛 陳志飛
淺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普陀六橫中學 劉紅容
定位 示范 拓寬——“新課標”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對策
普陀中學 鄭斌杰
也談語文教學的梯度性 普陀中學 陳志飛
語文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南海實驗學校 翁斐琴
多積跬步,終致千里——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東海中學 季 娜
布盧姆與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應用 東海中學 張明卡
新課程標準下《教學參考書》的優化使用 東海中學 徐胤昱
淺談如何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嵊泗中學 夏邦軍
激發興趣 學以致用——關于高中成語教學的探討 嵊泗中學 劉 斌
切入 聚焦 拓展——淺談語文課堂結構的安排 金塘中學 俞世紅
設置情境 點燃激情 普陀中學 劉海燕
新教材中“活動體驗”式教學的探索 普陀三中 鄭賽娜
高中語文新課標下課內拓展式閱讀課之探索 普陀三中 袁 嫻
如何突破傳統的古詩文教學模式 普陀三中 陳珍靜
新課標下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 嵊泗中學 王碧霞
詩歌教學中意象的積累和運用 沈家門中學 王奮努
高中數學:
一等獎
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一次探索與嘗試 普陀三中 朱西芳
新課程在教學中的困惑與探索 普陀三中 雷引珠
失落的問題意識 嵊泗中學 張海紅
導數的應用----函數單調性問題中的參數討論 舟山中學 鄭嫣娜
從思維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看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突破 東海中學 董秀琴
淺議初高中數學銜接的現狀及對策 定海一中 樂瑛紅
在教學中感受數學的快樂 岱山中學 魯紀偉
讓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學習 岱山中學 何列娜
讓學生頭腦中的“再造想象”更豐富些 舟山中學 馮步科
二等獎
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幾點認識 普陀三中 張曉芬 翁立達
讓學生打好數學功底 普陀三中 余明波
正確把握多媒體在數學課堂上使用的最佳時機 普陀三中 張軍朝
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創新思維 六橫中學 陳紅輝
淺析高一數學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六橫中學 曹杰
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金塘中學 林海濱
與三角形性質有關的幾個向量新等式 嵊泗中學 陳寬國
函數 的最小值求法探索的補充 嵊泗中學 邵偉軍
從一道三角函數問題所想到的 嵊泗中學 趙國燕
引導學生用運動的觀點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普陀中學 楊冠峰 謝明海
精雕細琢出奇招 推陳出新放異彩-例談高三數學試卷講評 普陀中學 莊靜紅
新課程下學習興趣激發的幾點體會 普陀中學 朱 敏 王坤蓉
數學作業:幾家歡樂幾家愁-對當前高中生數學作業的調查和思考
普陀中學 翁才龍 金敏芝
淺析函數對稱性 白泉高級中學 薛安定
引導學生思維-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 白泉高級中學 柴燕萍
淺析運用方程思想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白泉高級中學 何 波
圓錐曲線參數范圍中的不等關系的十種構建方法 白泉高級中學 王光維
“虎頭”更需“豹尾”-談結課藝術 白泉高級中學 張開兒
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 舟山市東海中學 劉水根
概念圖在高三基礎知識復習中的應用 舟山市東海中學 毛完琴
思維的全新視角-對向量的深入研究 南海實驗中學 金 軍
遺忘的環節 失去的魅力- 高中數學課堂中的說課能力的培養 南海實驗中學 李意海
數學推理方法的調整與優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南海實驗中學 邱永波
淺談化歸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南海實驗中學 黨俊紅
點擊語言轉化 搭建平臺解題 南海實驗中學 俞正珠
生態課堂中的變式教學 舟山大衢中學 李 華
一種讓學生思維繼續飛翔的學習方法 舟山大衢中學 李群燕
“小”區域 “大”問題 沈家門中學 王銀飛
立體幾何復習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 沈家門中學 封伯堂
如何幫助學生搞好高考數學第一輪總復習 岱山中學 戴崇益
新課標下創新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 岱山中學 祝勁永
高三文科數學高考復習中的人文關懷 岱山中學 顧乾怡
把思考留給學生,將思維引向深處 岱山中學 孫珊瑚
三等獎
復習引入的五分鐘思考 普陀三中 朱西芳
讓"思想方法"在數學復習中閃光 普陀三中 孫明俊
通過數學建模----解決數學應用問題 普陀三中 張曉芬 翁立達
不可忽視的反思環節 普陀三中 張曉芬
對普通班數學會考復習的幾點體會 普陀三中 劉芳芳
融發現于學習之中----創造教育模式 普陀三中 傅 韋
破除數學思維障礙----提高數學教學實效 普陀三中 陳潛勇
從06高考看圓錐曲線綜合題的求解策略 普陀三中 鄭加凱
"主體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嘗試 普陀三中 孫宏達
新教材中學生容易犯的函數問題 普陀三中 周志斌
二次函數在高中數學中的學習 普陀三中 姚梅花
淺談中學數學新教材中的分段函數 普陀三中 張 艷
注重學生課堂心理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橫中學 莊愛國
談數學解題中的"目標設定" 六橫中學 文愛民
運用學習遷移,靈活數學教學 六橫中學 俞 征
淺談高中數學概念教學 六橫中學 唐巧瓊
淺談影響高中生數學成績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六橫中學 章 濤
挖掘課本例(習)題"剩余價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金塘中學 鄭學豐
平面向量及應用 嵊泗中學 林曉陸
例析遞推關系在求通項時的應用 嵊泗中學 王劍岳
為何球面距離最小 嵊泗中學 婁善軍
高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分析 嵊泗中學 周 輝
一道平面向量課后習題的推廣應用 舟山中學 夏紅波
選擇題中的一類反函數問題解讀 舟山中學 袁君飛
橢圓和雙曲線中的幾個等角定理 普陀中學 蔡曉峰 金敏芝
關于橢圓離心率范圍的一個漂亮的結論 普陀中學 馬志良 莊躍明
尋根溯源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普陀中學 張 明 王坤蓉
提高數學運算能力 激活學生解題思路 普陀中學 周岳全 莊靜紅
圓錐曲線焦點弦三角形面積的最值 普陀中學 莊躍明
解題后再思考,發展思維 普陀中學 莊靜紅
關于函數 的最小正周期的兩個結論 普陀中學 陳 軍 莊躍明
由粉筆,黑板到屏幕-高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探討 白泉高級中學 鄭 彥
淺談普通高中數學差生思維障礙 白泉高級中學 陸武江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程代數部分中應用的探討 白泉高級中學 陸武江
解題后的聯想 白泉高級中學 柴燕萍
對《線性規劃》一節的一點思考 白泉高級中學 蔣豐年
又教改了 白泉高級中學 蔣豐年
對中學數學思想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一點體會 白泉高級中學 何 波
淺談或然與必然的思想在概率中的體現 白泉高級中學 王光維
雙重身份 多種妙用-淺析向量在代數和幾何中的應用 白泉高級中學 胡潔瑩
函數典型問題辨析-函數定義域在解題中的地位 白泉高級中學 胡潔瑩
數列通項公式求解方法的歸納與探究 白泉高級中學 郭 祥
函數值域復習 白泉高級中學 張開兒
論“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舟山市東海中學 黃躍明
反思是一種動力 東沙中學 金倍年
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東沙中學 鄭 飛
數學教學中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東沙中學 鄭筱妤
數學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 南海實驗中學 金 軍
體會空間向量法在求二面角中的優勢 南海實驗中學 李意海
也談二面角求法 南海實驗中學 黨俊紅
新理念 新困惑 新思考 南海實驗中學 俞正珠
數學未必抽象 定海一中 呂 克
把握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時機,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舟山大衢中學 葉蒼松
淺談高考數列問題的新視角 沈家門中學 邵風靜
新課改 “新”教師 沈家門中學 陳威芬
略談直線恒過定點 沈家門中學 王銀飛
在解析幾何中關注兩向量共線 沈家門中學 王銀飛
新課程理念下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景創設的探討 沈家門中學 黃僑娜
淺談高中數學開放題 沈家門中學 劉鳳鳳
結合高考實例 淺談導數應用 沈家門中學 翁龍裕
對數函數中與二次函數有關的問題 沈家門中學 梁彬彬
淺談高中數學CAI的應用 沈家門中學 唐善軍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新課改 岱山中學 戴崇益
開展題后反思,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岱山中學 韓仕宏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岱山中學 魯紀偉
談談心理學中幾個基本原理(定勢,遷移,創造性)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岱山中學 潘幼君 何列娜
高中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組成及培養策略 岱山中學 陳 婷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優缺點 岱山中學 陳 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 岱山中學 王燕軍
賦數學問題以"生命" 岱山中學 袁湘妙
如何看高三數學第二輪復習 岱山中學 孫珊瑚
向量----解析幾何中的一個強有力工具 舟山二中 林 霞
高中英語:
一等獎(6名)
走出“泥淖”,走向英語學習的“和諧” 岱山中學 王 芳
論新課程英語探究性學習 沈家門中學 史飛君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寫作評價模式探究 普陀中學 徐 虹
談在高中英語新課程中新型學教模式的構建 岱山中學 沈珂艷
淺談新課標下英語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岱山中學 孔爭艷
人文情懷耀我行---英語新課程理念之所悟 普陀中學 金 虹
二等獎(32名)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程序教學評價化的嘗試 定海一中 鄭靜金
教學靈活,方法得當,效果顯現 普陀中學 張紅霞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閱讀的反思和對策 普陀中學 張紅萍
淺談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普陀三中 李賽飛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高效英語學習方法 普陀中學 劉惠國
淺談2007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備考策略 定海一中 王海芬
以創新教育為契機,培養學生學習新思路 定海一中 王桃紅
以情擊趣,以境輔學 岱山中學 陳曉燕
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初探 普陀三中 王娉娉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英語作業的反思及作業模式的探究 普陀三中 周亞君
初高中英語教學?旖虒W銜接的實踐與思考 普陀三中 張紅飛
巧設情景,引生入文 普陀三中 胡 萍
英語報刊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嘗試 沈家門中學 童碧燕
授人魚不如授之漁 普陀三中 傅鳳妃
構建英語作業新模式,培養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 普陀中學 郭愛春
高中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中的常見問題與提高途徑 普陀中學 繆志波
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失分簡析和提高策略 普陀中學 柳勝君
高三英語閱讀課教學及反思 普陀中學 王 燕
新課標中英語交際互動課堂略論 六橫中學 劉衛民
高中英語教學中多渠道詞匯記憶方法探索 嵊泗中學 朱海文
巧用錯誤資源 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嵊泗中學 朱慧燕
談英語新課標下教師觀念的更新 蓉浦學院 何良女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白泉高中 王海紅
關于選修課開設影視欣賞的構思和實踐 白泉高中 何志芬
淺論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困惑與優化 大衢中學 顧紅飛
奏好課堂教學的結束曲 大衢中學 唐密芬
淺談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東沙中學 劉飛娜
憤則啟,悱即發 東海中學 王憬憬
淺談教師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 金塘中學 吳 光
關于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上開展任務型教學的探索 東沙中學 許晶晶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東沙中學 陳清清
談高三英語寫作中的錯誤診斷及訓練策略 東沙中學 趙 梅
三等獎(35名)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和對策 普陀中學 張成年
跨越高中英語閱讀障礙之我見 定海一中 蔡曉玲
高中學生英語閱讀障礙的分析及教學探究 嵊泗中學 毛曉君
淺談聯想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嵊泗中學 梁咪菊
影響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亞動機 嵊泗中學 吳健琴
報刊閱讀與高中英語教學 定海一中 孔兆飛
三大難關,提高英語成績 普陀中學 魯秀兒
面批,英語作文教學中的一顆明珠 岱山中學 林婉娜
突破報刊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嵊泗中學 王聯奮
背景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岱山中學 華益飛
來自外語教學本土化研究和實踐的幾點思考 岱山中學 倪淑芬
初步分析二語習得中的遷徒性與發展性失誤 岱山中學 何朝燕
試談高中英語新課程對學生人文素養的促動 岱山中學 顧舟紅
新課程標準下克服外語教學中的厭倦情緒 嵊泗中學 金巧蘭
不應忽視英語朗讀在高中教學中的作用 嵊泗中學 李 偉
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普陀中學 鄭 園
合理復習,水道渠成 沈家門中學 江曉靜
高考完型填空題命題特點與教學探討 普陀三中 王 芳
淺談高中英語新課改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 普陀三中 朱英嫵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英漢交際的文化差異 普陀三中 彭青香
簡化而聚焦,反復而突出 東海中學 夏對忠
新舊教材的對比------speaking 東海中學 陸燕盈
新課程下高中英語回家作業布置之初探 東海中學 陳海紅
實而不死,活而不空 東海中學 黃東波
收放自如,本色自然 東海中學 王 晶
構建新課標英語作業新模式 白泉高中 袁 旻
不同層次,不同方法,相同目標 白泉高中 邵燕群
新課標下的英語語法教學 白泉高中 殷素亞
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提高寫作水平 白泉高中 鐘燕桃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回家作業的布置 白泉高中 周麗萍
高中英語課堂中情感因素新探 六橫中學 孫瑤兒
議網絡環境下的高中英語泛讀教學 六橫中學 夏紅娜
探索嘗試靈活有效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式 六橫中學 方 晟
表格在英語教學中作用 普陀三中 余偉英
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開元中學 周 靜
高中化學:
一等獎
理念是隱藏在課改背后的支撐點 普陀中學 詹為民
化學新課程中備課更要注意精心設置教學細節 普陀中學 莊平洋
教之自然 學也張揚 南海實驗學校高中部 應海平
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三化學復習 嵊泗中學 周偉偉
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探討 舟山二中 陳世聯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嘗試與探索 舟山二中 謝艷波
課前教師合作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幾點體會 舟山中學 李曉艷
在新課程背景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策略初探 舟山中學 劉仕云
二等獎
新課標下化學的“體驗學習” 岱山中學 孫貞兒
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的藝術追求與思索 岱山中學 孔曉波
把握新課程目標,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普陀中學 繆偉峰
依托課本實驗 提升創新能力——從近幾年來高考化學實驗題談高三化學實驗的專題復習 普陀中學 邵靜穎
系統科學在化學新課程實施中的應用——談氧化還原反應教學思路的構建
普陀中學 王國平
自主學習與探究意識的培養 南海實驗學校高中部 欒紹國
新課程標準下實踐探究性學習 南海實驗學校高中部 林靜靜
揭開氧化膜神秘的面紗 普陀三中 魯先達
淺議化學教學中的頓悟 普陀三中 唐友芬 邵武紅
解讀合作 改善合作 普陀三中 陳君娜
化學活動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嵊泗中學 房建宏
“習得性無助”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教育對策 六橫中學 徐科霞 邵秀珍
有效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化學課堂效益 六橫中學 夏林海 邵基孟
淺談在高三化學復習之中強化“高考意識” 六橫中學 賀魯波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 大衢中學 馬群凱
新課程實施中的困惑與解惑 白泉高級中學 邢寰宇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學生化學學科學習興趣培養
白泉高級中學 蔣吉波
新課程背景下情感化課堂教學初探 定海一中 王桂香
試論同分異構體書寫方法的教學策略 舟山二中 虞碩銘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策略 沈家門中學 楊鄧娟
培養創新思維的實驗探究 沈家門中學 朱芬蓉
高中化學的教學生活化 金塘中學 周世明
三等獎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也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岱山中學 徐 君
順序漸進學好離子反應 岱山中學 董仕明
“緒言”——從初中通向高中的橋梁 普陀中學 董小明
從洪水猛獸到青春偶像劇——淺談在新課程教學中樹立化學新形象
普陀中學 徐凌嫣
有感于新課程改革 普陀中學 黃錢峰
微型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普陀三中 金 龍 魯先達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化學教學設計——說“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設計
普陀三中 吳 斌
關于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中“問”的藝術 普陀三中 樂 演
新課程課堂實踐 普陀二中 金燕君
新課程下如何提高化學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嵊泗中學 徐 波
化學中的質變和量變 嵊泗中學 高 波
沒問題才真的有問題——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問題意識的束縛與對策
東海中學 劉君波
加強實驗教學 激發學生思維 東海中學 丁戰術
無“情”豈能有“境”——關于創設高中化學課堂問題情境的思考
六橫中學 徐科霞
新課程下的綠色教育 白泉高級中學 范小敏
探究式實驗教學在課堂上的運用 白泉高級中學 包燕君
試論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沈家門中學 翁優君
化學新課標下,如何做好課堂情境創設 金塘中學 穆芳芳
問題優化策略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實踐 普陀三中 邵武紅
高中物理:
一等獎 (5篇)
談高三物理復習中知識結構的梳理與整合 普陀中學 夏全岳
重視師生解題對話 尋找恰當的教學切入點 普陀三中 何優芬
“原生態”物理問題的特點分析及教學感悟 普陀三中 繆海東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作業分析的有效性初探 東海中學 盧巍峰
師生共同推敲題景,感悟知識 嵊泗中學 顧岳軍
二等獎 (8篇)
如何有效進行高三物理復習 普陀中學 張海兵
淺談物理語言教學 岱山中學 鄔夏波
“以實驗為媒介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探討
沈家門中學 李紅娜
談交流電頻率對變壓器輸出電壓的影響 普陀中學 顧大男
物理新課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普陀三中 王賽平
淺析高一新生物理學習能力調查及對策 普陀中學 周 波
淺議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白泉高中 項艷玲
物理實際問題模型化的建立和能力的培養 大衢中學 孫炳海
三等獎 (19篇)
也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 嵊泗中學 邱存安
“電場線”應用的幾點剖析 嵊泗中學 任志軍
對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對比與思考 嵊泗中學 朱成偉
高考物理中臨界問題解題思路初探 嵊泗中學 馬建樂
營建新課標下物理的生活化教學 金塘中學 吳妙紅
新課標 新思考 新方法 普陀中學 曹育書
淺談高中物理的教學反思 普陀中學 周偉倫
天體運動的軌道與能量 普陀中學 張信軍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普陀中學 張 輝
關于探究性物理實驗教學的初試 普陀三中 張 紅
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之我見 普陀三中 洪雪蓮
地方課程-新課程下提高學生素質的法寶 普陀三中 胡大剛
高中新課程下如何進行有效的物理教學 普陀三中 任碧峰
利用三視圖解決高中物理問題的幾個實例 六橫中學 陳 恒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下的物理情境教學模式的探索 六橫中學 胡群波
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沈家門中學 王方平
新課程下農村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白泉高中 余春平
復習中對課程資源使用課件的探索 白泉高中 羅海龍
談天體問題的解題策略 東海中學 徐忠岳
高中生物:
一等獎
高中生物學習中的思維障礙及矯正策略 普陀中學 嚴生紅
新課程背景下模型和模型方法的教學實踐與研究 岱山中學 吳成林
二等獎
普高生物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東海中學 葛寧娟
生物課堂要突出“四讓” 白泉高中 李宗飛
當好學生作業的裁判官 白泉高中 張毅方
課堂中的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白泉高中 劉明蘭
作個善于捕捉“學生靈感”的生物教師 普陀中學 張雷明
變則通--生物課堂中的變式教學 普陀中學 沈益雷
生物教學中學生課堂安全感的關注 普陀三中 陳宏燕
高三實驗復習嘗試“案例研究”學習模式 普陀三中 李象欽
新課標中高中生物試卷講評的思考 六橫中學 徐優波
淺談提高學生實驗能力的幾條途徑 大衢中學 樂兆芬
夯實理解能力基礎 促進綜合能力提高 大衢中學 徐岱軍
三等獎
情感•開放•現代—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 定海一中 黃曉芬
淺談生物概念的教學 定海一中 劉敏敏
嘗試概念圖教學 提高高三生物復習效率 白泉高中 盛靜維
高中生物教學,讓現代生物走入“尋常百姓家” 白泉高中 何 英
新課程背景下生物課堂的教與學 金塘中學 張仕男
從浙江三年來高考試題談“遺傳和變異”專題復習 普陀三中 繆朝陽
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普陀三中 徐亞飛
從靜到動—淺談變式法在高三第二輪復習中的應用 普陀三中 胡 波
生物課堂中的“彈性教學”研究 普陀三中 何舟捍
科幻語言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普陀三中 鄭 國
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岱山中學 柴君波
遺傳學實驗設計復習策略 嵊泗中學 金國良
提高學生學習生物興趣的研究 嵊泗中學 賴新華
高中歷史:
一等獎(3篇)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定海一中 李 瑩
對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性問題、地區性問題的思考 普陀中學 匡艷麗
新課程下歷史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利用 舟山二中 劉學明
二等獎(9篇)
新課程下歷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問題 白泉高中 郁劍芬
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的幾點感想 嵊泗中學 劉 銘
感嘆歷史 痛思現實—歷史新課程環境教育的功能與實踐 舟山中學 姜 艷
讓魅力語言與激情課堂律動—新課程理念下歷史教學語言藝術探微
舟山中學 李紀彬
淺談歷史命題中如何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考查 定海一中 陳躍文
為有源頭活水來——談如何充實歷史教學內容 普陀三中 汪 媚
淺議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性歷史課堂教學 嵊泗中學 姚海光
略談新課程與中學歷史學科課外閱讀體系的構建 嵊泗中學 張 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漫談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堂情境的創設
普陀三中 王松平
三等獎(20篇)
歷史新課程,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南海高中 何武波
與《大國崛起》同行——兼談視頻資料在歷史新課程中的運用
舟山二中 方林仙
理解新課標,激活新課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初探 普陀中學 劉建芬
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創造型人才—關于新形式下學生學習方式的探討
普陀中學 周光容
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實踐中面臨的挑戰 東海中學 劉小玉
有效的歷史課堂,綻放生命的光彩 東海中學 朱麗玲
歷史新課改實施圖示教學模式新探 普陀三中 饒志敏
在新課程中且歌且行—新課程下的歷史課堂效益 東沙中學 羅 靜
注重歷史結論,提高應試能力 南海高中 趙 霞
歷史新課程教育反思 大衢中學 王世軍
拋掉舊觀念,實施新課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困惑與感悟
六橫中學 周祥華
淺析歷史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白泉高中 汪強波
談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嵊泗中學 童洪英
淺談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普陀三中 賈瑞虎
歷史教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淺談新課程改革大潮下歷史教師需要注意
的幾個問題 嵊泗中學 劉 明
淺談鄉土材料在歷史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 普陀三中 汪燕娜
歷史課“生動性”探索 普陀三中 扈大雪
新課程下中學歷史教師教學的轉變 大衢中學 黃賢軍
由高考試題評價引發的啟示 白泉高中 鄭優芬
新教材、新繁難、新困惑——小記新教材教學中的幾點問題 普陀三中 舒林盛
高中地理:
一等獎(4篇)
談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動”內容教學 普陀中學 李春煥
從課堂成效思考教師專業成長的自我構建 東海中學 丁 寧
有效整合教學資源 實現教學優化設計的探索 舟山中學 方建福
重視地理區域性 強化定位能力 定海一中 劉明娜
二等獎(10篇)
地理教學中相異構想現象探悉 白泉高中 莊燕琴
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地理教學中來 嵊泗中學 王躍芳
地理教學應關注學生思維誤區 普陀三中 余佩樂
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嵊泗中學 吳作飛
談思維導圖在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普陀中學 林 麗
區域地理復習備考策略 岱山中學 鄭志明
源于生活 還于生活 -------新課程地理生活化教學與課程資源開發
東海中學 樂善芳
要精講巧講,還要教給方法——對高一地理教學思考 定海一中 王海峰
淺談地理新課程的活動教學 六橫中學 忻科科 曹楊
淺談區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大衢中學 賴巨軍
三等獎(19篇)
高中地理實施“分層—合作”差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普陀三中 邢向軍
中學地理教學改革隨想 大衢中學 王三盼
對湘教版高中地理的探索反思 嵊泗中學 樸慧麗
從高考命題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嵊泗中學 董建明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提高地理會考合格率 普陀三中 陳淑芳
素質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 沈家門中學 俞岳忠
論地理愛國主義教育 沈家門中學 夏旌菁
因材施教 大面積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沈家門中學 史舟山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 沈家門中學 宋 燃
新課程改革地理校本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反思 普陀三中 呂碧文
對教學重點的處理------南水北調的生態環境影響 普陀三中 王英瓊
體會新課程教學 東沙中學 王 凈
新課程 新理念 新作業 嵊泗中學 曾文藝
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激活與培養 普陀中學 董國福
運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 定海一中 吳海燕
談高中地理貼近學生心理教學 白泉高中 陳德 莊燕琴
新課程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反思 金塘中學 朱娜君
淺析高一地理新課程中案例教學的應用 白泉高中 吳曉英
新課改下結合鄉土地理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初探 白泉高中 梁秀紅
高中體育:
一等獎
基層學校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急性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岱中 夏金杰
新課標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模式改革的實踐與研究
普陀中學 丁曙
中學體育教師效能感的現狀與分析 舟中 付世軍
談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 市教研中心 郁幼菊
二等獎
淺談快樂練習法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 大巨中學 樂家軍
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與探究 嵊中 沈利和
素質教育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初步研究 岱中 王卓燕
在高中女生籃球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實驗研究 普三中 丁慧兒
普陀區高中生社區體育活動的研究 普三中 趙萍萍
舟山市市屬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舟中 王久華
普陀區初高級學校課余體育開展現狀調查報告 普中 翁燕兒
對高中業余運動員在田徑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研究和分析
普陀中學 楊金霞
三等獎
論合作學習在體育中的運用 岱中 孔玲海
有關普通高中學生運動團隊文化建設的思考 舟二中 李寧
青少年運動員的臨場不良心理及自我調節 岱中 夏志芳
論新時期學校體育的地位與作用 岱中 翁維定
周曉燕
新課程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正確動機 岱中 毛淑芬
淺談體育教與學生人格的塑造 南海 張宏偉
如何上好高中女生例假期體育課的探究 白泉高級中學 陳穎
拓展運動在高中體育新課程中的運用探討 舟中 何軍
對城鎮高中文科班體育課著裝的調查與分析 舟中 楊建偉
高中女生足球“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實驗研究 普陀中學 宋燕香
如何在普通高中中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普陀中學 鄔大偉
新課程下關于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 普陀中學 虞文學
淺談“自主性學習”促使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習方式的轉變
普陀中學 董世明
新課標下體育課程資源的建設 白泉高中 章旭東
診斷及治療體育考生“怯場”現象 普三中 章德武
心中壞術——提高劍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性方法 舟中 俞巧玲
對學生學習跨欄跑的心理淺析 嵊中 沈忠國
淺議接受型學習和探究型學習的關系 嵊中 付英
論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女生上排球課中的作用 嵊中 唐亞楠
對新課程“教”與“學”的理解 嵊中 高慶賢
初中《思想品德》:
一等獎(5篇)
林 敏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思品課融入一點生活味
黃永芬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同伴資源的挖掘
林善芬 由新課改引發的思品教學中“人文關懷”的不足與對策的思考
陳優慧 提高課堂實效 促進學生發展——中學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實效性之初探
王錫娜 學生的體驗 教學的起點
二等獎(16篇)
潘潔群 巧用時政社團 拓展思品教學視野
曹海芬 加強道德情感教育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蔣燕珍 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踐
顏文寬 初中思想品德課“主題探究”重在“活”而“動”
姚軼美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生活化教學
王鄭兒 把握教改實質 構建“和諧課堂”
唐林楓 生活化——思品教育的源泉——關于初中思品教育與生活化整合的研究
柳曙娜 實實在在才是真——議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
張燕芬 依標施教 凸現思品課德育功能
夏雨媚 參與•體驗•內化——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做法
徐君英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劉丹華 快樂課堂,快樂教學
章立早 思想品德課堂生活化的藝術
鄭密芬 思想品德課活動化教學之談
童海斌 感受“無痕”德育,營造和諧課堂
王敏芬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提高學生交際能力“五步曲”
三等獎(34篇。論文標題略)
王萍兒 虞九輝 陳 艷 李 娜 徐 斌 嵇燕娜 沈海燕 俞桃月
曹雪玲 顧紅君 張麗娜 虞愛珍 朱紅霞 劉紅艷 夏亞兒 戴 燕
陸海燕 陳 偉 王來飛 趙優妃 江 波 任秋芬 邱海波 楊海兒
干朝飛 陸 挺 王 飛 夏妙娟 曹鳳鳳 邵麗敏 唐靜豐 周紅燕
嵇燕娜 任 輝
初中語文:
一等獎
新課程下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策略 定海三中 貝 君
品人知人融情 東海中學 應伊波
“語”徑通幽處,“文”房花木深 菜園中學 金飛珍
讓“身”與“心”比翼齊飛 嵊泗中學 章 晨
還學生一雙審美的眼睛 普陀二中 李 珍
加強銜接 平穩過渡 普陀二中 馮小平 李詩芳
淺談語文個性化教學的若干策略 島斗初中 邱志剛
新課標下文言文教學的探討與嘗試 高亭初中 於亞春
以個性化教學促進語文味的生成 岱山實驗學校 毛一晴
新課程下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島斗初中 孔成斌
談新課程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 衢山初中 邱松亞
“分層推進”式教學模式的構想與實踐 高亭初中 方鴻燕
也談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合作探究學習 舟漁子弟學校 毛紅霞
二等獎
背影的另一種讀法 小沙中學 毛善江
語文教學要重視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白泉初中 劉 瑜
美麗卻擁有著毒性的雙刃劍 馬岙中心 邱燕波
讓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更有語文味 白泉初中 蔣偉芝
探究命題心理綻放寫作之花 山潭中學 陳 瓊
由一堂語文優質課所想到的…… 海星中學 陳平兒
在作文教學中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嵊泗成教中心 毛 瑩
課堂學習活動,需要學生有效參與 海星中學 王一衛
文本與意義 海星中學 蘭岳興
“活”教文言文的一些有益嘗試 普陀區教師進修學校 何曉群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堂開講方法探微 沈三初 林秀蓮
轉變語文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沈一初 張依芬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練筆作業設計淺談 普陀二中 王蘇益
新課下的作文系統評改六步法 蛟頭中學 王 斌
語文實踐—論課堂教學探索 桃花中學 賀慶根
整合,不只是 “1+1=2” 臺門中學 王亞萍
建構語文學習評價體系 促進學生語文素質提高 臺門中學 丁碧芬
讓對話真正走進語文課堂 南海實驗學校 毛紅軍
關于生活化寫作教學的一點思考 千荷實驗學校 傅 紅
利用閱讀期待 提高閱讀質量 航海初中 毛飛飛
談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 大成中學 何雨芬
直面課堂中的非預設性生成 定海四中 方海英
文本閱讀的文化追求與哲學思考 定海四中 李 瑜
節外生枝,無限的精彩 航海初中 翁艷芬
三等獎
放飛學生思想,培養質疑能力 東海中學 劉 濤
讓主體參與活化文言文教學 白泉初中 樂燕波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馬岙中心 張優波
反思語文課堂教學,修正對話教學多元化解讀誤區 定海六中 鐘建國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定海三中 吳燕娜
站在書上教書 小沙中學 沈奶芬
淺談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現狀及對策 馬岙中心 李金蘭
淺談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白泉初中 胡仲瓊
關于在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思考 白泉初中 葉史青
起點的靈動之美 白泉初中 王君芳
讓情緒輔導走進《安塞腰鼓》 白泉初中 李歲飛
如何引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白泉初中 王海瓊
避陳去俗翻新出奇 定海三中 劉志琴
也談語文課堂對話中教師的有效導引 定海三中 鄭開能
發揮語文教學作用塑造健全的人格 山潭中學 胡圣奎
深刻解讀文本,提升教學立意 北蟬中學 何舟娜
做一個高明的牽線人 北蟬中學 鄭 瑤
讓學生與質疑相伴 瀝港中學 嚴瑾瑾
語文教學中小說到底該怎么教 瀝港中學 楊加美
新課程下語文作業布置初探 海星中學 鄭耀君
為課堂抹上鮮活的亮菜 海星中學 陳水娜
褪盡浮華回看云深處 嵊泗中學 朱孔飛
關注學情 立足課堂 智慧教學 菜園中學 傅雅絨
新課程如何優化語文作業設計 菜園中學 韓軍芬
頒獎辭:語文教學中的一朵奇葩 嵊泗中學 王嵊飛
初中字詞推進式教學 海星中學 蔣雪楠
有心的開頭 有形的課堂 菜園中學 夏 芬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菜園中學 陳 艷
對現行教學內容的認識及對策 菜園中學 陳窈君
變牽為導 自主學習 菜園中學 唐嵊飛
作文批改中的“互動”法 洋山學校 歐群斌
語文試卷講評策略初探 沈一初 張霜梅
談語文課堂個性化閱讀的缺失與重構 桃花中學 呂玲玲
激情飛揚讓語文課堂如此美麗 桃花中學 王 珊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蛟頭中學 邵紅兒
讓朗讀美麗語文課堂 蝦峙中學 林 玲
呼喚語文課堂教學的真正“散文化” 蝦峙中學 周對紅
“語文味”的缺失與回歸 桃花中學 蒲斌軍
語文課堂,要讓思維的火花碰撞 蘆花中學 王賽亞
情感,讓語文教學如此美麗 普陀二中 朱山花
試論陌生化原則在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普陀二中 顧文軍
在教學活動中“超文本”閱讀 蘆花中學 郝彥宏 鮑幼艷
與詩為友,不亦樂乎 岱實學校 錢玲玲
課程下語文教師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島斗初中 劉 勇
初中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策略 衢山初中 唐慧芬
真語文,歸來兮 高亭初中 劉海英
千般妙處皆在讀 岱實學校 鐘 迪
淺談文言文教學的整合 岱山初中 孫慧芬
靈活切入 長文短教 岱山初中 趙叢燕
語文新課標批評 島斗初中 顏德杰
讓語文課堂激情燃燒 高亭初中 胡淑燕
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高亭初中 劉海英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個性化的教學 高亭初中 劉文英
找回作文中的真實 高亭初中 黃偉娜
語文教學流程中的幾個轉變 岱山初中 王波兒
讓預設和生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相得益彰 岱山初中 沈幫號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困惑和對策 岱山初中 劉國華
語文教學與人文精神培育 岱山初中 丁碧紅
淺談初中作文評改方式的創新 岱山初中 徐水燕
語文課因幽默而精彩 島斗初中 王倩華
意象思維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島斗初中 韓家恒
淺談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種方法 島斗初中 沈平年
新課程背景下農村語文教學低效性的探究 東沙中學 邱燕飛
早讀課,我拿什么愛你 千荷實驗學校 翁艷芬
創設有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舟漁子弟學校 江曉瓊
初中語文教學語感培養的實效性研究 舟漁子弟學校 戴際英
探討新課程下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性 千荷實驗學校 張 啟
心有靈犀一點通 航海初中 李妙芬
評語也個性---淺談作文評語的創新 大成中學 樂舟舟
淺談聾校語文課堂的探究性學習 聾啞學校 陸紅而
“中醫式”語文教學 航海初中 陳瓊珠
刪繁就簡三秋樹 標新立異二月花 定海四中 曹朝霞
淺談新課標指導下初中語文閱覽課的高效開展 大成中學 周潔萍
預設和生成---語文課堂的一枝并蒂蓮 大成中學 金雅芬
新課程下聾啞語文教學 聾啞學校 陸小芬
初中數學:
一等獎
從課堂教學的調查分析談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普二中 王 達
數學畫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沈一初 葉秀兒
美麗緣于“錯誤”之源 普二中 鄭 勇
一次關于“落實新課程理念”的調查與分析 普陀教研室 俞 凱
初中數學教學應注意幾個“整合” 定海五中 俞仲波
有效教學課堂板演的實際探索 菜園中學 鄭秀國
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方法的調查與思考 高亭初中 金平飛
二等獎
新課程實施中農村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調查與探索 沈一初 虞珠亞
實施“誘思探究”,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普二中 鄭海群
情感——在數學課堂活動中升華 普二中 張 維
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普二中 洪秀捷
讓“問題情境——數學活動——概括——鞏固應用發展” 成為數學內容呈現
的主要方式 沈一初 趙優群
創設有效數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峧中 樂 鋒
從中考題中的彈性試題談數學教學的意蘊 朱中 梁文雯
新課程背景下自主探究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 普二中 胡官道
淺談數學開放題的教育作用 普二中 王佳平
“先學后教”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沈三初 朱九燕
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實踐與研究 普二中 文登眾
學生解題差錯的心理分析 普二中 史靜紅
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 蘆中 李 忠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優化作業 定海三中 戎召斌
把數學閱讀教學落實到新課程教學中 白泉初級中學 舒 龍
和我一起變---從中考試題的反思到嘗試例題的變式
白泉初級中學 郭珊燕 張海東
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外的實踐與探索 定海五中 張君芳
數學課堂應是學生心靈的課堂 東海中學 安方紅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 瀝港中學 楊舟波
數學課堂中的“留白”藝術 東海中學 樂對豐
淺談教學機遇的把握---《一元一次方程》課堂拾零 小沙中學 傅紀恩
新課程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設計探索 定海三中 魯 燕
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數學問題形象化、直觀化能力 定海五中 姚賢君
《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初中數學教學貫徹愉悅性原則之我見
岑港中心學校 葉賢豪
重視研究平時細節,探求數學教學出路 定海二中 夏恩素
淺談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開放題中的應用 定海六中 黃繼芬
新課程,你真的認同了嗎?--談初中數學新課改教學的誤區與對策
定海三中 戎召斌
淺談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 大成中學 夏玲珍
邱學華嘗試教育法之幫助成功的實踐心得 定海四中 葉波兒
重視數學實驗,發展數學能力 舟漁子弟學校 徐全開
讓體驗走進數學課堂 定海四中 章勇平
讓實驗走進數學課堂 定海四中 沈幼波
建立數學學習評估記錄卡的實踐和探索 定海四中 繆春蕾
淺議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提問 定海四中 劉順奇
在"讀"與"說"中尋找轉化契機 航海初級中學 吳燕君
讓數學作業換上一副"新面孔" 航海初級中學 陳 珠
數學概念的教學模式與策略分析 南海實驗學校 王旭燕
新課標下的應用題分析與教學反思 南海實驗學校 張少青
學生數學思維的常見障礙及成因分析 南海實驗學校 李豐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市聾啞學校 蔣安波
中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嵊泗中學 林國華
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及初中數學教師的自我發展 嵊泗中學 竺學萍
充分發揮新教材正文之外各欄目的教育功能 嵊泗中學 俞曉波
數學教學有效性思考 菜園中學 顧紅燕
淺談研究性思維的培養 教研室 孫國龍
數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思考 岱山初中 莊舟峰
讓學生去猜想 高亭初中 趙滿云
淺淡反思性教學中的師生角色 高亭初中 徐裕碧
創設問題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亭初中 李定躍
掌握規律探索之法,開啟數學學習之門——浙教版七年級規律探索題的教法初探
岱山初中 韓華楓
運用留白教學,探討課堂教學模式 高亭初中 王義彪
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高亭初中 方 彪
關于新課程“探究活動”的幾點做法 岱山初中 劉雅飛
實施科學評價,奏響課堂和諧音符 舟漁子弟學校 李碧雅
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反思 島斗初中 夏建年
三等獎
如何防止初中數學學習的分化 沈一初 莊 杰
淺談用幾何畫板做數學試驗 蝦中 莊曉南
“建、練、補、整”數學復習模式探索與實踐 蝦中 張碧峰
借學生一雙“數學的慧眼”——也談數學生活化 展中 陳滿素
數學教學中不可忽略的幾個問題 展中 虞賽紅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沈一初 張家斌
新課程下浙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使用情況分析及對策 沈一初 沈彩芳
提高課堂提問藝術的技巧的若干策略 沈一初 俞海嘯
陰溝里翻船——一道選擇題帶給我的啟示 展中 虞賽紅
淺談中考規律性問題 臺中 元先軍
數學課堂中學生有效探究的思考與實踐 朱中 王 嶸
初一應用題入門初探 沈一初 劉章友
如何掃除數學攔路虎——閱讀題 普二中 陳羽中 俞中軍
重組整合數學教材,開展數學課程資源 普二中 張 杰 顧定安
別給學生的思維太早下框——淺談延時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桃中 陳丹盛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的素質教育 桃中 陳麗娜
新課程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普二中 朱玲娜 周裕振
數學講評課淺談 普二中 虞賽芬
對一堂數學復習課的反思 普二中 徐海紅
為錯誤也喝彩 展中 陳滿素
談新課程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沈三初 任 芬
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 普二中 徐海紅
你的錯誤,我的資源---課堂教學中學生錯誤教學反思與嘗試 白泉初級中學 王芳芳
老歌新唱法,唱得響亮---透視“全等三角形”中考試題 白泉初級中學 張海東
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應用意識 干覽中學 魯妙意
我的初中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幾個反思 馬岙中心學校 林福軍
數學的教法和學法必須相協調 馬岙中心學校 何永金
淺談如何進行數學試卷講評 定海五中 薛曉波
“剪”出來的數學藝術 北蟬中學 張波意
窺探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北蟬中學 邵紅波
讓訂正作業插上新課改的翅膀---談談“教師協作,學生互助”作業訂正方式
小沙中學 陸燕娜
挖掘內在潛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小沙中學 尹恩芳
略談競賽題型中二次函數解題方法與技巧 定海三中 鄭福忠
巧用構造法解題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定海三中 吳海芬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 定海三中 陳愛萍
小班化教學中的有效合作學習的探索 定海三中 嚴幼紅
教的輕松點,學的容易點 定海五中 姚賢君
解讀教材、重構資源、創新應用--淺談新課標下期成績如何有效地使用數學學習素材
岑港中心學校 王 龑
數學,美嗎? 定海二中 嚴碧華
讓情感體驗走進數學課堂 干覽中學 王春燕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淺析 定海六中 王海飛
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定海五中 葉志明
一道評估題引起的反思 大成中學 沈莉莉
評價與浪費 大成中學 徐孝萍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弱智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聾啞啟智學校 翁文歡
我們的學生原來那么聰明——淺談如何營構一個動態生成的數學課堂
聾啞學校 邵麗敏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發展聾生的空間觀念 聾啞學校 洪瑤兒
數學課堂教學因個性差異而精彩 定海四中 葉波兒
培養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定海四中 繆春蕾
在解題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定海四中 沈幼波
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成長 定海四中 劉順奇
數學日記作為差生唯一作業的實踐與思考 航海初級中學 周志剛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南海實驗學校 徐曉東
數學課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的途徑 南海實驗學校 王旭燕
游戲公平嗎?----讓數學走進生活 大洋學校 方 浩
由中考復習引發的思考與設想 大洋學校 樂 歡
發揮數學閱讀性理解題的功能 菜園中學 鄭秀國
學生數學學習中語言能力的培養 嵊泗中學 竺學萍
學習的失誤,誰來承擔責任 嵊泗中學 潘雪芳
數學教學中學習特困生的情感教學 菜園中學 林平國
數學課堂是培養思維能力的舞臺 菜園中學 岑 映
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菜園中學 邵 斌
如何調節學生的情緒使數學課氣氛更加活躍 菜園中學 蘇 洋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閱讀 菜園中學 沈曙光
例談數學解題中的換位思考 菜園中學 楊曉芳
培養學生數學變式能力的方法 菜園中學 楊曉芳
淺談學案中如何關注各個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海星中學 許世曉
如何使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 海星中學 許世曉
淺談初三數學復習課的變式教學 海星中學 徐 萍
比較與類比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海星中學 王曉紅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一點體會 海星中學 俞國山
運用學習心里輔導,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海星中學 俞葵芬
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之“味” 高亭初中 張 耀
中考數學命題問題情境創設的特點初探 東沙中學 任奇養
思維品質的培養,數學解題的核心 高亭初中 沈海娜
實施新課標后的教學體會 岱山初中 袁?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例題的教學策略 衢山初中 王建軍
新課標下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亭初中 余亞紅
談后20%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 高亭初中 王義彪
重視并發展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能力 岱山初中 張 斌
學自主的數學,做課堂的主人——新課程觀念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點滴
岱山初中 汪世紅
淺談農村中學生差生的形成與轉化 島斗初中 洪 輝
克服數學學習心理障礙,培養數學思維品質 東沙中學 任奇養
創新之火,可以“燎原”-例說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保持和培養
岱山初中 毛曉紅
初中數學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例說與反思 岱實初中 張 耀
初中英語:
一等獎
推敲詞匯教學技巧,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定海二中 李飛紅
英語教學生活化---讓學生盡情體驗英語的魅力 定海三中 蔣海英
鮮活的課堂,交融的心靈——“storyline” 在復習課中的嘗試
普二中 翁碧紅
Brainstorming讓英語課堂煥然一新——新課程英語課堂教學的探究
普二中 姚衛娟
培養創新思維,“活化”英語課堂 教發研中心 童若敏
生本交流,生命的互動——淺議新課程下的英語閱讀教學
教發研中心 何群艷
生命課堂 緣于生成 —關于英語課堂動態生成的思考 高亭初中 韓 軼
課堂教學-片面追求“形式”遠離了 實效性 定海四中 盛英
新課程背景下海島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和諧銜接 菜園中學 車瑤
二等獎
返璞歸真還多媒體課件的本來面目 定海二中 陶武斌
英語課堂教學的學生小組活動 定海五中 沈奮君
尋求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控制 定海五中 劉燕飛
生命教育于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定海六中 應雅莉
多幾把衡量學生的尺子 小沙中學 沈行清
問泉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白泉初級中學 王優飛
“精提”寓于課堂 岑港中心學校 付 萍
One more ruler one more good student 定海六中 鮑燕紅
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運用英語成長檔案袋評價機制的嘗試
普二中 謝滿飛
給學生一對想象的翅膀——談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普二中 李 軍
開發綜合思維能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普二中 俞玲飛
有“備”在先,奏“效”之本 普二中 張建芬
積累•發掘•激勵——如何進行初中英語寫作訓練 普二中 王軼敏
讓學生體驗新型英語作業的樂趣 普二中 虞依娜
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 實驗學校 孔亞萍
談造成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 岱山初中 王要女
創設真實的英語課堂 高亭初中 虞 戀
如何使初中英語作文更具文采 高亭初中 何媛娟
淺談英語課堂生成的實施策略 實驗學校 夏淑艷
成長記錄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與幾點思考 大成中學 潘雅萍
三等獎
新課標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 東海中學 芮光飛
新課程標準下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白泉初級中 張芬娣
喜乎,憂乎?---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 金塘中學 王余萍
讓教材在教學中煥發活力 北蟬中學 宋婷婷
淺談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瀝港中學 陳明
新課標下如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環境 定海六中 費紅波
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體會與思考 定海六中 錢飛
中學英語教學情趣教育淺見 瀝港中學 沈鳳靜
出色的課堂提問為教學添彩 小沙中學 應劍偉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用心激活教材,激活學生
小沙中學 陳雪霞
關愛學困生,使每位學生走向成g 定海六中 白霜
拓展 激發 深化 誘導 鼓勵 白泉初級中學 葉亞玲
感受異域文化,提升交際素養——談跨文化交際教育在Go For It教學中的嘗試
普二中 翁素君 謝滿飛
英語課程改革中情感教學的實施 沈一初 汪素君
在英語新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探討 螺門中學 洪水鳳
主動參與,真實體驗——談任務型在新課標中的實踐 普二中 楊海霞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自主學習”方式的若干思考 普二中 陳 優 竺真真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三總復習階段教學中的嘗試與運用
蛟中 俞優飛 付 正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新課改階段海島初中運用Go For It教材
桃中 周紅艷
生命的英語課堂——緣于和諧 沈一初 方飛
滲透多元文化 發展學生多元智能 實驗學校 鄭增娣
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優化英語教學 島斗初中 陳海梅
英語學習的靈魂——巧記單詞 岱山初中 許 炎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島斗初中 應燕芬
初中生英語聽力現狀分析及教學策略 實驗學校 滕云燕
談英語課堂的創新教育 島斗初中 王友松
走出多媒體英語教學的誤區 高亭初中 王淑芬
影響英語學習的非智力因素探微 島斗初中 馬波蘭
詞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絆腳石——淺談英語詞匯教學的藝術
岱山初中 鮑佩燕
英語課程需要這樣的教學評價 實驗學校 虞海波
創設教學主線,促進有效小組學習互動 航海初中 洪松彩
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策略的運用 南海學校 劉玉濤 張玲燕
淺談如何進行英語學困生的轉化 南海學校 王文革
英語朗讀與初中英語教學 普陀山學校 邱海江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普陀山學校 方 炎
新課程理念霞的中學英語形成行評估策略探析 舟漁子弟學校 魏文雅
初中英語新課標課堂實踐 舟漁子弟學校 沈雅靜
體驗實踐,感悟生活 大成中學 葉 英
讓成功之光照亮孩子心靈的世界 大成中學 李賽芬
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 嵊泗中學 王紅球
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 嵊泗中學 金菊萍
創意課外作業 拓展學生發展空間 菜園中學 洪 霞
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菜園中學 章勤勤
轉化英語學困生的策略 菜園中學 何燕萍
明確方向 突破重點 培養策略 菜園中學 吳美芳
初中《歷史與社會》:
一等獎(5篇)
新課標視野中的社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缺位與學生生成性資源流失現象探析
普陀二中 翁文軍
捕捉情感 感悟提升—《歷史與社會》課中情感態度教育的實踐與反思
定海二中 林燕芬
依標施教 再現精彩 岱山實驗初中 韓玲燕
立足課標 駕馭教材 南海初中 丁賢珠
“動態生成”激活課堂新生命 大成中學 崔海英
二等獎(20篇)
新課程背景下“常規型”公開課的理性回歸之路 定海六中 倪燕兒
從試教課看課程標準的理性回歸 普陀二中 童海斌
生動性 開放性 創新性——《歷史與社會》依標命題的實踐與思考
岱山教發研中心 虞明霞
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善用課堂討論 舟漁學校 周 峰
依據課程標準 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嵊泗教研室 王 瓊
新課程標準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目標的反思 沈一初 章立早
芻議課程標準對學業考試復習的指導意義 朱家尖中學 林海存
生活中體驗 實踐中感悟——歷史與社會課中的生活體驗式教學初探
航海初中 曾 平
《歷史與社會》與《思想品德》類似內容教學策略初探 沈一初 任齊靜
入情入境,經歷著就會明白 南海初中 賀茹珍
《歷史與社會》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白泉初中 俞海飛
淺談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情感目標的實現——歷史與社會新課程目標研究
定海五中 謝朝陽
依標施教 活化教材 定海二中 潘潔群
別具匠心,衍生精彩——淺談新課標下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
岱山初中 虞燕萍
從我要學到我會學——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下自主學習的思考與實踐
定海三中 顏小萍
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易出現的矛盾與對策 定海三中 王 芳
求實 求新 求活——談以《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為指導的新人教
版教材的特色及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使用 螺門中學 孫文飛
依據新課程標準 構建和諧課堂——歷史與社會教學感悟
島斗中學 張燕芬
對新課標下歷史與社會作業的優化設計與反思 高亭中學 曹海芬
讓地圖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活力四射 大成中學 李 萍
三等獎(33篇)
優化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進行初探 千荷學校 高俊俠
淺探初三學困生《歷史與社會》總復習的幾種有效辦法 航海初中 楊偉文
落實課程標準,有效實施課堂教學 海星中學 鄭密芬
從一堂課看三維目標的有效實施 菜園中學 陳敏兒
淺談歷史教學中生命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 普陀二中 裘良慧
依標施教 構建本色課堂 沈三初 曹雪玲
個性成長是深層次的學習——歷史與社會學科應新課標要求促學生個性化發展
普陀二中 鄭 容
讓精彩歷史走進歷史課堂——談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
普陀二中 王文飛
終將新妝換舊顏——淺談新課標下歷史與社會學科試題的命題趨向
桃花中學 張曉燕
“教學建議”的修改及探討 沈一初 徐豪壯
優化教學設計對提高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性
定海四中 虞九輝
歷史與社會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技巧 馬岙初中 孫碧君
從“學會”向“學懂——學悟”轉化 小沙中學 陳翰飛
歷史與社會課堂評價引路 小沙中學 單惠芬
于無聲處顯神能——淺談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中如何運用歷史插圖教學
定海三中 王敏芬
尋找社會教學中的美 白泉初中 王錫娜
了解、參與、融人社會——談《歷史與社會》教材中的鄉情教育
定海三中 龔宇蓉
關注主體 促進成長 定海二中 陳 健
創設良好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定海六中 林海英
貼近生活 回歸生活——歷史與社會課的生活化教學
定海六中 任秋芬
新課標下《歷史與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北蟬中學 洪 艷
初中新課程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開發與利用策略芻議
馬岙初中 唐靜豐
生活教育理論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 馬岙初中 孫碧君
音畫。 詩文——創造“優”與“美”的教學風格 金塘中學 林 敏
讓《歷史與社會》課教學反樸歸真——從一堂綜合探究課看“依標施教”的有效
實施 高亭中學 朱繼琴
依標施教,提高教學實效——以《媽媽的帳本》為例 岱山初中 王 飛
讓學生在課堂中閃爍創新的火花 高亭中學 顧紅君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探究性作業的初探 衢山初中 吳引兒
讓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綻放 岱山實驗初中 王慧豐
“把心窗打開 放陽光進來”——淺談歷史與社會情感目標的教學實踐
岱山實驗初中 張岱娜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三維目標落實的探究 東沙中學 賀開明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初中歷史與社會新課標創新理論 高亭中學 鄭亞玉
依標施教綜合探究課的嘗試 南海初中 戚 梅
初中科學:
一等獎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運用中的冷思考 定海三中 張金梅
淺談探究式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定海二中 周立明
初中科學課學生探究活動記錄的優化策略 馬岙中心學校 鄭海軍
為學生主動提問創設平臺 小沙中學 金玲玲 張紅斌
試論科學探究式教學有效性及其策略 島斗初級中學 俞文水
初中科學單元測試卷的再評價 岱山實驗學校 韓海宏
實驗、探究與素養—實驗探究法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探究
島斗初級中學 金衛成
淺談新課程課堂小結的設計策略 岱山初級中學 林繼英
學生科學作業現狀調研及改進策略 高亭中學 樂芬芬
關注課堂生成 讓教學在動態中進行 岱山實驗學校 徐慧敏
從課堂到生活,從書本到實際 普二中 沈晶晶
調控學生課堂心理,提高科學教學效率 普二中 李洪鋒
初中科學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初探 普二中 虞 蓉
構建實驗檔案袋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評價模式 普二中 趙 英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科學教學的合作學習問題探析 沈一初 孫小紅
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問題討論式教學初探 蘆中 史濟光
多元智能理論在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沈一初 袁 芳
在科學教育中如何構建和諧課堂 大成中學 余 靈
二等獎
如何提高中差學生科學學業成績的思考 嵊泗教研室 葉忠剛
以人為本,開展科學探究性綜合實踐活動 菜園中學 魏浩音
初中科學逆向思維培養 菜園中學 呂素炳
初中科學教學中改變中差學生“聽課易懂做題難”的策略
菜園中學 吳曙君
初中《科學》教學中提高科學探究實效性的幾點思考 海星中學 單存軍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海星中學 郁 海
猜想放飛學生的思維 定海二中 卓 炯
科學部分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定海五中 沈志紅
關于科學探究教學設計的思考 小沙中學 張 平
初中科學教學中發揮學困生學習主體性的實踐初探 定海三中 陳金龍
對提高科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 岑港中心學校 李 娜
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淺探 定海六中 鄭虎城
以科學實驗為載體,有效實施科學教學 干覽中學 胡忠慶
科學探究中的思維能力培養 北蟬中學 王 靜
初中科學練習題的設計探索 定海五中 沈文紅
開發農村科學教學資源 促進科學教學 白泉初級中學 李維斌
談農村學生主動探究意識缺失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定海六中 付飛良
創設問題情境 培養問題意識 白泉初級中學 章慶鋒
“以文融理”對科學探究的影響及對策 定海三中 黃幼俠
情感教育與《科學》教學 干覽中學 宋忠洋
初中“小班化”科學探究實驗設計初探 定海三中 鮑志票
淺談科學教學中“講”“做”的有機結合--對一道易錯題的反思
定海三中 樂寶華
談科學教學中前概念轉化的策略 岱山實驗學校 任秋艷
新課標下科學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高亭中學 蒲玲靜
談科學概念教學 高亭中學 方 梅
活化教材插圖 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能力 岱山初級中學 童丹華
培養師生情感 構建和諧課堂教學 島斗初級中學 張留濤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高亭中學 虞 卓
淺析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岱山縣教育局 金 侃
“虎頭”豈能“蛇尾”—新課標下《科學》課堂結尾芻議
高亭中學 孔優芬
大腦皮層的機能特點與科學有效教學行為 普二中 黃偉宏
對科學教材中“探究”欄目的教學實踐和反思 沈一初 莊飛飛
重視科學實踐作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普二中 張 婕
談科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普二中 王志平
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提出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 普二中 劉 瑛
更新觀念,完善創新——寫好科學作業批語,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普二中 何意珍
談談初中科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策略 普二中 翁舟濱
家庭科學小實驗的實踐和研究 沈一初 黎春華
從教學生態平衡談科學課堂設計 蝦中 周 凱 蔣健松
科學課堂實施主體教育的再思考 普二中 繆玲玲
淺談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沈一初 張海英
從科學活動中激發興趣,在科學實踐中培養能力 航海初中 陳軍康
淺談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成功方法 大成中學 沈海波
關注學生,促進科學課堂的動態生成 大成中學 李芬紅
科學教學中的德、智、體、美、勞 舟漁子弟學校 李 麗
創設科學課堂的精彩 定海四中 劉舒華
我談構建師生共處輕松科學課堂的策略 大成中學 傅國平
讓課堂的“沉默者”活躍起來 南海實驗學校 金可澤 袁莉紅
三等獎
聚焦課堂,體現實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 菜園中學 葉 燕
談多媒體輔助《科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朱中 倪康波
用"大括號"推理法解科學中考題 沈三初 俞興國
科學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航海初中 楊紹芬
談啟發式教育中的情景創設 千荷實驗學校 袁 佩
初中科學探究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山潭中學 洪光偉
初中科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 山潭中學 張 薇
探究視頻動畫在科學課堂教學內的模式及評價 白泉初級中學 李 俐
STS的重新解讀----談STS教育在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馬岙中心學校 朱霄峰
學生的評價----永不衰竭的課程資源 馬岙中心學校 袁才康
搞好科學教學 落實新課程理念 定海五中 陳世文
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 白泉初級中學 董莉莉
有效探究 精彩生成 定海五中 張 艷
探討如何在實驗中培養學生能力 瀝港中學 周 攀
新課程中,讓學生的發現學習有一顆“奔騰”的心 小沙中學 王 波
不要讓合作式學習成為空談 瀝港中學 顧舟娜
科學課“互動”教學嘗試淺談 山潭中學 莊 超
新課程科學生物實驗教學之我見 定海二中 劉承其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的思考 岑港中心學校 鄭才君
創設環境 耐心等待 拓展延伸 干覽中學 黃敏華
實踐新課程,我與你一同成長 小沙中學 金玲玲
主體性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踐途徑 小沙中學 周增錫
新課程理念下科學實驗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初探 定海六中 戚南霞
科學課堂復習教學的轉變--“情境--問題”復習教學模式初試
金塘中學 俞武斌
突破常規 提高質量 定海五中 黃海榮
淺析綜合學科中物理教學差生的轉化問題 白泉初級中學 包燕波
在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干覽中學 胡亞飛
走進科學探究 普二中 蔣國君 毛宏光
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探索 普二中 應麗麗
精心設計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普二中 高靜波
讓學生“說”出來——淺談在科學課堂上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普二中 袁春景
《科學》教材中閱讀材料 桃中 朱松娜
讓學生學會預習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沈三初 周似偉 茹春娟
初探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沈三初 陳 波
把"綠色"灑向科學課堂 展中 吳明峰
初中科學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蘆中 吳廣輝
淺談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實驗的設計 蘆中 榮茂萍
新課程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蝦中 李素紅
《科學》新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 沈一初 付 玨
淺談新課程教育環境下的科學合作學習 蘆中 吳廣輝
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后進生研究性學習的點滴體會 蘆中 榮茂萍 吳廣輝
科學新課程實施中課堂教學的誤區與反思 岱山實驗學校 俞其軍
淺談新課程下的師生互動與溝通 衢山初中 王彥博
“學困生”的成因和對策初探 東沙中學 任芳燕
分層測驗在轉化初中科學學困生中的應用 岱山初級中學 鄭 波
莫讓合作學習機械化—新課改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和探討
岱山初級中學 劉彩珍
論信息技術 、 科學課程 、 教師素養的整合 岱山初級中學 徐其飛
課堂生活化幾點想法 岱山初級中學 鄭芳海
淺談科學探究型試題 高亭中學 虞 卓
初中科學教學中“類比法”的應用 岱山初級中學 孫 捷
新課程的課堂策略之我見 岱山初級中學 於淑南
評劉天老師《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一課 岱山實驗學校 竺新忠
學好科學的關鍵—讓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 岱山初級中學 毛曉紅
STS教育與初中科學 高亭中學 金 貞
淺談探究式學科的課堂時間管理 島斗初級中學 俞恩南
細節創造精彩 嵊泗中學 易銀珠
克服直觀思維障礙,提高思維變通能力 嵊泗中學 邱林岳
讓課堂成為學生“合唱”的舞臺 菜園中學 林全軍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進行分層教學的策略 海星中學 張洪力
淺談初中科學和諧課堂教學的構建 菜園中學 邵 燕
淺談探究性學習在科學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大洋學校 陳 軍
激勵法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嵊泗成教中心 鄭水紅
實驗教學方案設計的研究 菜園中學 竺財安
突破學習心理障礙,嚴格把握審題一關 海星中學 金小華
淺談預習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功能 菜園中學 王玲兒
初中體育:
一等獎
論“以學為主”的初中體育學業評價 定二中 余 宏
從體育中考到綜合素質評價所引發的思考 蘆花中學 鄭偉國
中長跑運動員的選材方法和訓練手段 定海五中 顧朝暉
案例教法對發展初中生體育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初探 定海四中 齊海倫
二等獎
淺析《探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 菜園中學 莊滿定
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味精——游戲的運用 南海學校 琚昭健
對我校體育學科中研究性學習課題選題指導的實例與體會
南海學校 陳開梅
在迷茫中反思,在完善中發展——對體育課改中的幾個問題思考
舟漁 倪 明
體育課改時期如何進行技術教學的應用研究 沈一初 樂優君
新課標下海島中小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興趣和愛好的調查研究
岱山島斗中學 余意軍
定向運動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應用 島斗初中 袁仕兆
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島斗初級中學 余海軍
中小學排球隊的組建和身體技戰術的訓練 高亭中學 鄭偉一
游泳教學現狀評價及問題對策研究 沈一初 廖 軍
課程改革中初中體育選項教學組織形成及變革 沈一初 葉家明
三等獎
困惑、反思、感悟 菜園中學 王艷君
讓我們從體育課堂中要質量 菜園中學 鄭科杰
開發利用體育課程資源促進體育教學改革 洋山學校 孫海燕
讓我們農村中學的體育課堂更加和諧 海星中學 石中華
中學籃球運動員賽前焦慮心理狀態的分析與訓練策略
南海學校 琚昭健
自主、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索 小沙中學 周文光
玩的魅力——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菜園中學 張志女
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之原因探索 岱山島斗中學 趙麗麗
淺談培養中小學生參加業余體育訓練的興趣問題 岱山島斗中學 李尚君
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 岱山島斗中學 賀 爾
體育課中“德行”和它運轉的動力機制 岱山島斗中學 高 嵩
新課改下學生終身體育教育與體育教師 島斗初中 鄭 晴
論中小學課余訓練基本特征及教練員的基本素質 岱山實驗學校 王慶忠
王松杰
淺談夏天預防學生溺水及自救 岱山實驗學校 王松波
抓機遇、促籃球運動發展 岱山高亭中學 胡明立
初中生輪流領做備活動探討 高亭中學 陳波娜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初步探析 高亭中學 沈燕芬
對我市初中學生體育學習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嵊泗 董保國
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與健康教材的選擇 朱家尖中學 姚文海
淺談對運動負荷的認識與思考 展茅中學 周慈忠
解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評價方式 桃花中學 張兵雷
非智力因素對體育教學的作用及影響 沈一初 朱 玲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幾點思考 臺門中學 徐 雷
略談新課程下的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差異性”教學的幾個問題
普二中 羅 連
身心健康 相輔相成 金塘中學 潘華樂
如何面對跨欄中出現的心理障礙 定海二中 陳軍寬
關于定海區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統計分析 定海三中 虞哲軍
中學美術:
一等獎
美術教學中的評價淺析 普陀蛟頭中學 李大鴻
亦說教材的開放性 岱山縣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王國偉
警惕美術教育中的考生作坊現場 嵊泗中學 金 燕
新課程讓學生觸摸到自己創造的藝術空間——說說我的高中人像泥塑
定海東海中學 裴海濤
美術課預習之我見 岱山縣島斗初中 鐘志定
二等獎
美從這里啟程 普陀二中 張樂平
中學美術教育現狀與對策 定海二中 畢厚富
新課程中的美術課教學目標的思考 舟山市聾啞學校 張海虹
新課程,學生還覺得新鮮嗎? 定海三中 方曉華
通過愉快教學更好的體現人文精神 六橫臺門中學 王維維
情感觸動——美術教育中的內驅力 普陀二中 李媛燕
關于引導學生動漫興趣的思考 定海二中 芮海峰
高中美術欣賞課中整體思維能力的培養 舟山中學 高再義
美術欣賞課怎么來上? 普陀沈家門三初 周 靜
如何凸現高中美術特色班教學評價的發展性功能 普陀三中 葉家勇
方法與步驟——談風景色彩寫生 普陀三中 莊存良
論舞蹈藝術中的造型美 市聾啞學校 孫紅波
感受海島自然景觀 采擷人文歷史底蘊 岱山東沙中學 黃繼波
美術課堂教學中鼓勵教學方法的運用 定海區馬岙中心學校 安和明
三等獎(論文題目略)
定海六中 張芬燕 定海五中 費 靜
金塘中學 景漢鋒 定海區山潭中學 李賽兒
定海六中 黃君飛 小沙中學 包鳳佴
普陀蘆花中學 劉明波 普陀沈一初 胡文軍
普陀朱家尖中學 楊科偉 普陀桃花中學 張舟燕
岱山中學 戎建軍 普陀蝦峙中學 林丹娜
岱山實驗學校 孫 艷 大衢中學 張信軍
高亭中學 虞 彬 岱山衢山初中 唐乾飛
東沙中學 俞繼光 高亭中學 吳萍萍
嵊泗教育局 郭晶晶 嵊泗海星中學 林丹霞
舟山聾啞學校 盧優波 嵊泗菜園中學 孫瓊英
中學音樂:
一等獎
用音符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普陀區沈家門第一初級中學 陳 琳
萬變不離其宗 定海三中 許 怡
音樂課有“互動”更精彩 定海三中 陳 娜
有始有終的音樂課堂藝術 白泉高級中學 汪 瀾
巧設“問題”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重要性 舟山中學 魏 玲
淺談形象思維與音樂欣賞 普陀沈家門中學 鄔飛輪
談多媒體電腦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沈家門中學 胡曉穎
二等獎
新課改中,我們能把握好“度”嗎 普陀區沈家門第一初級中學 方 藝
新課程新理念,新教學新思考 普陀區沈家門第一初級中學 陳樹永
創設欣賞情境 引導主體參與 普陀二中 周薇薇
論音樂欣賞對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普陀二中 應 紅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創造美好未來 定海金塘中學 張 晶
激趣——初中音樂教學的基建石 定海干覽中學 林妙苗
談新課程背景下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導言原則 嵊泗中學 李麗琴
淺談新課標下的音樂教學 岱山高亭中學 應 捷
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的嘗試與思考 岱山實驗學校 陳優芳
音樂欣賞與審美 岱山中學 李詩梅
學校藝術教育拓展 南海實驗學校 安道財
我的課堂我做主 舟山市大成中學 曾 魏
三等獎
強化音樂教學審美性,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嵊泗菜園中學 姚 芬
讓音樂課堂充滿美的體驗 普陀二中 鐘碧蘭
淺談音樂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藝術 普陀臺門中學 李炫紅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樂”作舟 普陀蝦峙中學 夏優兒
對新課標下音樂教學中若干現象的思考 定海東海中學 潘向紅
學會聆聽 定海山潭中學 顧海芳
巧留空白,放飛學生 嵊泗海星中學 俞琴琴
淺談如何上好農村初中音樂欣賞課 岱山島斗初級中學 施小燕
以人為本 大膽創新 岱山大衢中學 齊 娜
汲取“根”的精華 唱響“新”的步伐 岱山實驗學校 李 瓊
娛其心 動其情 普陀區沈家門第一初級中學 胡 娜
讓新課程的音樂教學融入生活教育之中 普陀區六橫鎮蛟頭初級中學 徐錫英
淺談舞蹈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影響 普陀旅游職業技術學校 鐘方燕
談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定海區瀝港中學 林 虹
小議中學音樂藝術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定海二中 王 鳳
音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策略和理念 嵊泗菜園中學 謝士萍
中學音樂特長生培養現狀分析與思考 南海實驗學校 趙 霞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
一等獎
挖掘地方文化清泉,滋潤學生精神家園 岱山教發研中心 俞世燕
海島特色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嘗試與探索 嵊泗縣教研室 李亞國 吳海紅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學層面的思考與實踐 沈一初 張永國
二等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高亭中學 徐建華
紅綠燈下的思考——“研究性”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舉隅 高亭中學 方鴻燕
海島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選擇的實踐與思考 高亭中學 虞 卓
關于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幾點體會 岱山實驗學校 錢玲玲
論學校開展科技教育的策略 嵊泗中學 林雅芝
“三毛”讓我嘗到了教學的樂趣 嵊泗海星中學 韓松萍
三等獎
新課程、新模式、新疑問——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后的幾點思考 高亭中學 劉海英
打開一扇窗,感受精彩 高亭中學 顧紅君
建綜合特色課程 促學生技藝和諧 千荷實驗學校 唐兆能
校本即我本 螺門中學 孫文飛
讓學生在探究中開發《歷史與社會》鄉土校本課程 螺門中學 曹鳳鳳
蹲下身——感受學生的需要 金塘中學 包君鳳
以《歷史與社會》課為平臺,開發和實施鄉土校本課程 定海四中 陳優慧
- 上一篇:關于公布2007年市級(市屬級)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優質課評比結…[ 01-17 ]
- 下一篇:關于公布舟山市高中(體育與健康)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結果的通知[ 01-17 ]
-
感動 同情 無聊 憤怒 搞笑 難過 高興 路過